《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说课稿
发布时间:2020-9-27 12:34:57 浏览次数:186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说课稿

临川八小    邓秋华

  今天我要说的是《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简析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人教版部编教材二年级语文下册第6组课文中的一篇。本组课文是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来编排的。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更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书。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既能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积累丰富的语言,还可以汲取自然界科学知识的琼浆,开阔视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介绍自然常识,拓宽学生视野的课文,以诗歌的形式用假设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这一切对于小学生来讲是非常有趣的。

  • 说教学目标

     这首诗歌在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中,有机地渗透自然科学知识,符合二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一篇有趣的课文。因此,根据《新课标》,我把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课文,知道课文中天然的指南针具体指什么,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积累语言,仿写诗歌。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讨论,感悟大自然的神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二年级学生生活经验肤浅,方位感弱,根据本组课文的教学要求,我把“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作为教学重点。难点是“要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做生活的有心人。创编诗歌。”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人脑并不是被动地学习和记录信息,而是主动地构建对信息的解释。因此,本课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为主的教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多方位、多视角地让学生去认知、去朗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和知识点,积累语言,拓宽视野。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标还告诉我们,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我设计的学法是读中感悟,自主实践。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从已知入手,搭建新旧知识的桥梁,把学生引到新的求知欲之中。

  (二)细读课文,突破难点

   1、教师引领,渗透学法

  太阳就是天然的指南针,它是怎样告诉我们方向的呢?在学生发现太阳怎样指明方向后,再利用课件进一步明确方向,给学生直观的印象。

  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早上太阳在哪儿呢?傍晚呢?谁能说说太阳的生活规律?并归纳成两个词——日出东方,夕阳西下。

  知道了太阳的生活规律,晴天人们就不会迷路了,谁想读读这一小节。进行朗读练习。

  然后小结,同时课件出示表格,引领学生学会填写表格,为下面的自学奠定基础。

  2、学生自学,运用学法

  学生独立朗读课文后,和学习伙伴合作填写表格,然后全班交流。在交流过程中,结合课件、简笔画,着重理解怎样找到北极星,怎样利用大树和沟渠里的积雪辨别方向,同时理解“稠”和“稀”的意思。用沟渠里的积雪辨别方向尤其是一个难点,要细读课文,详加分析。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利用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沟渠里的积雪,南面化得慢,北面化得快这一现象。

  3、创设情境,实践运用

  语文教学目标是把听、说、读、写融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思考讨论、表达运用等方法,使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因此,我创设小朋友去郊游迷路了,需要有人帮助指点方向的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三)延伸拓展,创编诗歌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欣赏美、感悟美、创造美,学生是天生的诗人,他们受到美的启发,积累了丰富的语言,诗歌就会从他们的心里流出来。因此在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说说大自然中还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针,再利用学生收集到的资料创编诗歌。

五、说板书设计

本课板书设计力求突出重点,反映课文的思路,做到简明、概括,使学生获得鲜明的印象和有关知识,更好地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课的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教材是珍贵的学习资源,写话的纽带。在本课中我设计的口语交际和创编诗歌这两个环节都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了发展。当然,本堂课有很多细节上考虑得还不是很成熟,有待我更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