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小学单元形成性检测
六年级语文试卷(一) 供上完语文园地一用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总分 |
得分 |
|
|
|
|
|
|
|
|
|
|
一、在下面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打“√”。(4分)
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zhuó zhe)各色的衣裳(shɑng shāng),群马疾驰(chí cí),襟(jīn jìn )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蒙古包(méng měng)外,热闹非凡。
二、读拼音,写词语。(6分)
huā lěi shāo wēi dòu fu
( ) ( ) ( )
diǎn zhuì huǎng rán chóu yuàn
( ) ( ) ( )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6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路转溪桥忽见 风吹草低见牛羊 B.还来就菊花 明月何时照我还
C.明月别枝惊鹊 萋萋满别情 D.日暮客愁新 客舍青青柳色新
2.下列关于路名、地名或人名的拼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浦宾路 PUBINLU 王芳 WANG FANG B.北京bei jing 李明 LI ming
C.顾榭 guxie 张力ZHANG li D.育才路 YUCAI LU 张飞 Zhɑng Fei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境界 幽雅 会心 断断续续 B.缀满 伏案 马蹄 细雨迷朦
C.彩虹 笨拙 单薄 经飘带舞 D.拘束 花雷 礼貌 心驰神往
4.下面词语中的“疾”与“群马疾驰”中的“疾”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积劳成疾 B.疾恶如仇 C.疾风知劲草 D.痛心疾首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夏天的庐山,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地方。
B.一个合格的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并解决班级中存在的问题。
C.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增强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还增长了我们的见识。
D.一个人能否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是改正错误的关键。
四、判断题,对的在后面的括号里打“√”,错的打“×”。 (4分)
1.《草原》的作者是老舍。这篇课文只给我们描绘了旖旎的草原风光。( )
2.《夜行黄沙道中 》是词牌名,作者是辛弃疾。( )
3.《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都描写了月夜的景色。( )
4.《花之歌》的作者是辛弃疾写的。( )
五、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完成练习。(8分)
芬( )馥( ) 硕大无( ) ( )( )自怜
( )碧千( ) 心( )神往 孤芳自( )
1.这次,我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草原。(选择上面的词语填空)
2.写出两个含反义词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两个表示比喻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0分)
1.走了许久,我们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只有一只脚,停落时只得扇动翅膀保持平衡。(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三天前,家里的佣人从山里捉来一只小狐狸。(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改为设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法官说:“两周前我找人用锅炉把山洞的洞口封上了,然后又上了三道锁,钥匙在我这里。”(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8分)
1.《草原》一文按照______________的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__________,再描写蒙古族人民__________和主客_________的情形,结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3分)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写的,“西江月”是____________,这首词描写了______________(季节)夜晚的山村风光,从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来。
3.芭蕉不展丁香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来就菊花。
八、快乐阅读。(24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这段话选自 写的《 》。(2分)
2.这段话写出了草原 的特点,最能突这一特点的句子是 。(2分)
3.画“ ” 的句子是 句,句中“无边的绿毯”指 ,“白色的大花”指 。 (3分)
4.文中画虚线的句子,直接写草原景色的用“ ”标出,写作者感受的句子用“ ”,在写景中融入感受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二)课外阅读。(14分)
草原八月末(有删改) (梁衡)
①朋友们总说,草原上最好的季节是七八月。但是不巧,我总赶不上这个季节,今年上草原时,又是八月之末了。
②车子翻过山,穿过茫茫林海,过一界河,便从河北进入内蒙古境内。随着地形的起伏,草场一会儿是一个浅碗,一会儿是一个大盘。草色已经转黄了, 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由于地形的变换和车子的移动,那金色的光带在草面上掠来飘去,像水面闪闪的亮波,又像一匹大绸缎上的反光。草并不深,刚可没脚脖子,但难得地平整,就如一只无形的大手用推剪剪过一般。这时除了将它比作一块大地毯,我再也找不到准确的说法了。但这地毯实在太大,除了天,就剩下一个它;除了天的蓝,就是它的绿;除了天上的云朵就剩下这地毯上的牛羊。看着这无垠的草原和无穷的蓝天,你突然会感到自己身体的四壁已豁然散开,所有的烦恼一下逸散得无影无踪。你已经被融化在这透明的天地间。
③这偌大的草原又难得的干净。干净得连杂色都没有。这草本是一色的翠绿,说黄就一色的黄,像是冥冥中有谁在统一发号施令。除了草便是山坡上的树。树是成片的林子,却整齐得像一块刚切割过的蛋糕,摆成或方或长的几何图形。一色桦木,雪白的树干,上面覆着黛绿的树冠。远望一片林子就如黄呢毯上的一道三色麻将牌,或几块积木,偶有几株单生的树,插在那里,像白袜绿裙的少女,亭亭玉立。蓝天之下干净得就剩下了黄绿、雪白、黛绿这三种层次。
④呜呼!草原八月末。大矣!净矣!山水原来也和人一样会一见钟情,如诗一样耐人寻味。我一步三回头地离开那块神秘的草地。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4分)
无影无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耐人寻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笔下草原的最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短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3分)
3.认真读画横线的句子,与课文中的草原相比,二者有什么不同之处?( )(2分)
A.《草原八月末》着重写草原的“黄”,老舍先生的《草原》着重写草原的“绿”。
B.《草原八月末》重在写草原的景色和作者的感受;《草原》除了写草原景色美,还表现了蒙汉情深。
C.《草原八月末》和《草原》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4.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同样初入草原,本文作者的感受与老舍有何不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的家乡有哪些值得自豪的东西?是美丽的风景,是具有特色的小吃,还是独特的风俗?为自己的家乡写一则广告,让更多的人了解它?(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习作展示。(30分)
请你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员,可以是一种动物,也可以是一种植物,想象它们在大自然中是怎样生活的,它们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融入自己的感受来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