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诣、禽”两个生宇,会写“梁、诣、禽”三个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熟读成诵。
2、能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了解课文大意,并能说出 表现杨氏之子机智的故事内容。
3、感受文言文语言的魅力,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了解课文大意,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敏捷。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受杨氏之子的机智敏捷、待客有礼,体会文言文的特点。
教学过程
活动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两篇你们曾经学过的文言文,能不能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故事?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一篇幽默风趣的文言文故事,就选自这本书中,书中有个孩子姓杨。
活动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意思
1.请学生读课文,出示文中出现的两个多音字,在这里是谁为谁设果?
预设:(是杨氏之子为孔君平设果),
2.出示句子,请学生读句子,并标注停顿,解释字义。
3. 回顾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4. 结合之前所学到的方法,选用适当的方法来读懂文言文的意思
5.师生合作接龙共同理解文言文意思
6.学生完整复述此篇课文的意思
7.再读课文
活动三、精读课文,品读“聪惠”
1.文中的杨氏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2.理解“惠”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教师讲解另一个意思,在字典中 “惠”还有仁爱,有礼貌的意思。
3.你们对杨氏子的聪慧又赏识多少呢?默读课文圈画出表现杨氏子聪慧的相关词句,并用下面的句式来说说你的理由。
4.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跨越千年,来重温当时的对话场景。想一想,在这样的场景下,他 们的内心会想些什么呢?同学们借助共学单上的导图,来尝试走进人物的内心。
5.于是,杨氏子应声答道,读,孔雀(是夫子家禽)。杨世子真是这样生硬的回答的吗?
6.介绍孔君平。
7.杨氏子的话外音,你们听出来了吗?他想表达什么意思呢?
预设:(我认为杨氏子的意思是,既然孔雀并不是夫子家的家禽,那么杨梅也不是我们家的水果)
8.我们还可以这样来表达,出示关键句,谁来试一试?
我们的杨氏子,是多么的聪慧呀,这回答堪称妙答。【板书:妙答】
9.游戏拓展,加深理解。
(1)如果来的不是孔君平,而是李君平,你又该怎么答呢?
预设(未闻李子是夫子家果),
(2)如果是柳君平,我们还可以说。
预设(未闻柳树是你家的树)您家我们可以给他换个称呼。(夫子家),这样就更有礼貌了。
(3)如果是黄君平,我们还可以说。
预设(未闻黄桃是夫子家果)。。
10.熟读成诵
11.用文言文来讲讲这个故事
活动四、拓展延伸,延续“聪惠”
1.学习《小时了了》,想一想,孔文举的聪慧又体现在哪里?
2、 孔文举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呢?他听懂了陈伟的言外之意了吗?
预设: 你小的时候肯定非常聪明,这句话呢风趣的反驳了陈韪说的这句话),
板书设计:
21杨氏之子
甚聪慧
杨氏子 杨梅 杨家果 秒答
孔君平 孔雀 孔家禽 妙答
礼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