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7分)
雨雪霏霏(yǔ yù) 载渴载饥(zǎi zài) 屐齿(jī jì) 润如酥(sū shū)
一水间(jiān jiàn) 百啭(zhuǎn zhuàn) 柴扉(fēi fěi)
二、在括号里填上带“春”的词语(5分)
1.( )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 )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3.( )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4.忽如一夜( )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 )无处不飞花,寒食东来御柳斜。
三、选择题(10分)
1.下列诗句中,对加点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昔(从前,指出征时)我往矣,杨柳依依。
B.晓看红湿处,花重(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锦官城。
C.天街小雨润如酥(形容春雨滋润细腻),草色遥看近却无。
D.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用木头、树枝编织的窗)久不开。
2.下列诗词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白日放/歌/须纵酒 B.小/扣柴扉/久不开
C.谁道/人生/无再少 D.若/有人/知春/去处
3.下列诗词句中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B.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4.“对于分隔两地的人们而言,还有什么更胜于‘_________’的美好祝愿呢?”下列诗词句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C.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D.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5.对古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春夜喜雨》一诗的前四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细而轻柔的特点;第五、六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展现出一幅美妙的春江夜雨图。
B.《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诗人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在欢庆之时急于还乡的心情。
C.《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诗的后两句写了诗人对早春时节的喜爱和赞美。
D.黄庭坚的《清平乐》写的应是初夏时节,表现了强烈的惜春之情。
四、按要求完成练习(6分)
1.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 4 分 )
当春乃发生: 才始送春归:
最是一年春好处: 游园不值:
2.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写出诗意)(2分)
五、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清平乐》、《浣溪沙》、《卜算子》都是宋词,这三个词语分别对应三首词的题目。( )
2、《游园不值》中“值”的意思是“值得”。( )
3、《泊船瓜洲》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
4、《采薇》描写的内容是关于爱情的。( )
5、“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这里的“君”指的是孟浩然。( )
六、按要求填空。(11分)
1.《采薇(节选)》出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________》,诗中 “________”写柳条飘动,“________”写雪花飘舞,都十分传神。
2.《游园不值》是一首赞美春天的诗,作者游园看花进不了门,本来是一件________的事情,但他从________________想象出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中描写春光美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的《浣溪沙》中和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句抒发的感情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主题交流。(4分)
送别诗是我国古诗词海洋中璀璨的明珠,“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把依依惜别情融入潺潺江水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又把这种深厚的情
谊融入深深潭水中。你还积累了哪些送别诗句?请写两句在下面横线上。
八、阅读芳草地
(一)课内阅读。(10分)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解释加点的词。(3分)
(1)送鲍浩然之浙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读词句,完成练习。(5分)
(1)“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这两句词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水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把山比作______________。词人运用这样的比喻意在凸显( )。
A.山水的柔美多姿。 B.山水像人一样有情有情有义
C.作者内心的明朗欢喜 D.作者内心的郁闷愁苦。
(2)“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两句词中的“春”有两层含义,既指______________,也喻指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2分)
(二)课外阅读(12分)
淌在诗词里的美(节选)
唐诗宋词膛过历史的长河,在悠久里发酵,透出的是股股醇香。诗歌美在音律,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在古人浓淡交杂的墨色里,组成一曲曲完美的魂殇。
花是迁客骚人偏爱的主题。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花开富贵,有人赞叹,也有人贬低。但那“花开时节动京城”的惊心动魄却是从远古走来的。不管评价如何,牡丹依旧肆情盛开。开在诗人笔尖的还有坚贞的梅花,梅枝九曲十八弯,遂又有幽梅一说。“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吸引家禽的是那道劲枝干里透出的美,切莫细嗅,那美会醉人。若要细数那诗词里的花魂,该是三天三夜也难尽一二。
在诗歌里的山水是美的。潭面无风是镜,也是静。任一轮清月在水里映出倩影,缓缓地躺在河床之上。月亮该是累了吧,既要与李白饮酒,又要照亮归人的前程。“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一青一碧,尽现了山水本色。我曾感叹山水之美被尽数埋在诗里了。曾鲜活在诗人记忆里的山水之美,现世难寻。但若煮一杯清酒,捧着诗集,任嘴唇感受酒洌,任思想品味诗词里的古朴气息,在这灯红酒绿之中仍是能寻得一片思想的净土。
我愿用我半世的浮华,换取这一页诗章。
细听风盘旋在时空的入口,提笔写下诗人的细语呢喃,那是倾诉,诉说着一曲一曲的美。
自从我提起了笔,我就明白了我所肩负的使命,我会写出那些淌在诗词里的美,不让她在时间里消散,纵使笔断、纸绝……
1.写过梅花的“迁客骚人”有(列举一个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日积月累】根据要求写诗句。(7分)
(1)读文中画“______”的句子,我想到了刘禹锡《望洞庭》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飞花令。在下列句子中填入合适的“花”。
①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 )相映红。
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 )出墙来。
③( )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④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 )扑鼻香。
⑤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别样红。
3.对画“ ”的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古诗词对山水的描写非常富于想象,让人感受到鲜活、灵性的美。
B.写山水的诗词太多了,多得都可以把真实的山水埋起来了。
C.如今环境大不如从前,诗词中描写的那些山水之美已很难寻觅了。
4.说说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快乐习作(30分)
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其实一切的哲理都寄寓于我们周围的事物中,这时只需我们具有一颗细腻的'心随时感悟人生的真谛。请你以 “感悟生命”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语句通顺,富有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