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4-12-26 18:55:30 浏览次数:101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相关词语,如“纠正、逼近、做巢、树梢、静寂、应接不暇”等。

 

  ?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

 

  ?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默读、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 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感受“鸟的天堂”的美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 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 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 学习静态和动态描写的方法。

 

  2. 教学难点:

 

  ? 理解句子含义:“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 理解“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的引号用法。

 

三、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包括大榕树和鸟儿的图片、视频等)。

 

  2.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3.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课:

 

  ? 谈话导入:询问学生是否喜欢旅游,然后邀请学生一起跟随巴金先生的笔触,去游览“鸟的天堂”。

 

  2. 初读课文: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3. 再读课文:

 

  ?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每次看到了什么景象。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相机指导。

 

  4. 学习生字新词:*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并练习书写。

 

      ? 理解词语意思,如“应接不暇”等。

 

  5. 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1. 复习导入:

 

  ?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2. 精读课文:

 

  ? 学习第5-9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

 

      ? 学生自由朗读,画出描写大榕树特点的句子。

 

      ?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相机出示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 指导学生朗读、背诵相关段落。

 

  ? 学习第10-13自然段,感受鸟儿欢腾的热闹景象。

 

      ? 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鸟儿活动的句子。

 

      ? 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鸟儿的快乐。

 

      ? 观看鸟儿活动的视频,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领悟写法:

 

  ?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

 

  ? 举例说明,如大榕树的静态描写和鸟儿的动态描写。

 

  4. 体会情感:

 

  ? 找出文中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 讨论:为什么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人与自然、动物应该如何和谐相处?

 

  5. 拓展延伸:

 

  ? 请学生谈谈自己对“鸟的天堂”的理解,并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心中的“鸟的天堂”。

 

  ? 布置作业:搜集一些人与自然、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准备下节课分享。

 

五、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

大榕树:大、美(静态描写)

鸟儿:多、欢(动态描写)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