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的早晨》说课稿
发布时间:2015-1-28 11:55:09 浏览次数:197

《校园的早晨》说课稿

                      临川八小   江小燕

一、        说教材

《校园的早晨》是我针对人教版三年级学生设计的一次习作训练,这次习作内容非常贴近学生实际,不仅引导学生学会用文字的方式介绍学校的景物,还要增强他们热爱自己校园的美好感情。根据新课标和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写出景物的特点。

能力目标:能按一定顺序写清楚。

情感目标:感受校园的美丽,增强热爱校园的美好情感。

根据教材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写出校园的景物。

二、        说教法

新课标强调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并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鉴于此,我采用引导法、激趣法、讨论交流法,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感知,在七嘴八舌中感悟,在大胆想象中创新,在快乐中写作。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激发学生学习习作的主动意识,我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四、        说流程:

在设计学习流程时,我将整个课堂教学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审题,让学生明白写作要求

我采用激趣法、引导法让学生仔细观察早晨的校园,再以《校园的早晨》为题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把内容写具体。

2、介绍,让学生了解写作知识

要怎么来写景物呢?我是这样引导的:要细致观察,写出景物的特点。

①、         多角度地进行观察。上看、下看、近看、远看,变换各种观察角度,让学生明白这样的文章才会有动感。

②、         有顺序地进行观察。从前到后,从里到外,有次序有层次地进行观察。这样就容易抓住景物的特征。

③、         动静结合地进行观察。

让学生明白观察景物时,既要注意它的静态,又要注意它的动态。动笔时,要把这两者结合起来,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两相对比,相互映衬,这样才能使文章生动活泼,情趣盎然。

1、              出示图片

接下来,我出示一些校园的图片,要求学生围绕刚才的写作要点有目标地欣赏图片。

五、        说板书:

在学生欣赏完图片后,我引导他们积极自由地讨论,最后得出以下板书:

 

 

校园的早晨

远看               笼罩校园       如穿上纱衣

近看   花草叶        露珠           如珍珠、宝石    晶莹透亮

校园内  起初         宁静的

一会儿      热闹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后来(上课铃响了) 紧张的 (教室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这样的板书设计“月明星稀”重点突出,使学生对文章的立意、写法、构段一目了然,起到了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

六、         范文欣赏:(出示范文)

七、        说结课:

根据这样的流程设计后,让学生动手写,发现学生基本上都能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写出校园的景物,并且在文章结尾强烈地表达了对校园的热爱,真正做到了新课标中指出的“写作教学应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