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实录 | “风声”背后是“心声”
发布时间:2020-9-30 10:20:55 浏览次数:130

一、感:自然之“秋声”

 

1. 触发生活中的“秋声”体验
师:看老师写一个字,注意看清楚。(板书:聲)认识这个字的请举手——
生:我觉得这个字读“lóng”。
师:读什么?
生:lóng。
师:有不同意见的举个手——
生:这个字是“声”字的繁体字。
师:大声地再说一遍。
生:这个字是“声音”的“声”这个字的繁体字。
师:非常好!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就是平时对繁体字比较感兴趣,我查过一些繁体字。
师:哦,还查过一些繁体字,特别好。孩子们,这个字就是“声音”的“声”,是“声音”的“声”的繁体字。这个繁体字由两个部分组成,上半部分其实也是一个字,读“qìng”,是一种用石头做成的打击乐器,声音很好听,很清脆。下面是什么?
生:(齐答)耳。
师:是的!耳,那当然就是用耳朵去听。听什么声音?
生:(自由应答)殸声。
师:这就是繁体字“聲”,也是“声音”的“声”最原始的意思。其实我们都知道,不光殸声要用耳朵听,天地万物的声音,都需要用什么听?
生:(齐答)耳朵。
师:我们现在就来听一种声音,你们可以闭上眼睛听。(课件播放风声)
生:(听“风声”)
师:说说你听到的声音——
生:我觉得我听到了,像是没有几个人在路上行走,然后路上有几片落下的叶子,呼呼的风吹过,树木才会发出这样的声音。
师:你听到的是风吹过树木发出的声音。哪位孩子继续说——
生:我觉得我听到了狂风刮过一片树林,然后树叶之间摩擦发出“沙沙沙沙”的声音。
师:听得很仔细,不光有风声,还有树叶摩擦的声音。来,继续——
生:我听到的是在深秋时节,风吹过森林的时候,树叶啊、小草啊发出的声音。
师:简单地说,你们听到的是风声。但是,孩子们,这不是春天的风声,也不是夏天的风声,这是深秋时节的风声,秋天的风声就叫——
生:(齐答)秋声。
师:(板书:秋)其实,秋声不光能用耳朵去听,还能用眼睛去看。当然,这个眼睛不是肉眼,是什么眼?
生:心眼。
师:是的,心眼。闭上你的肉眼,打开你的心眼,我们再听一遍秋声。当这样的声音传进你的耳朵,你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课件播放风声)
生:(第二次听“风声”)
师:睁开眼睛。孩子们,当这样的秋声进入你的耳朵,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的心里产生的是怎样的感受?
生:就是当风声刮过树林的时候,一开始,它是比较轻,地上的叶子浮动比较小。
师:他看到叶子在浮动,请继续。
生:当风大的时候,林子里的万物,包括大树啊,上面的叶子,然后落叶、小草,它们都会因为摩擦产生很大的声音。
师:他看到叶子在摩擦,树枝在摩擦,小草在摩擦,继续。
生:它从轻微的声音到非常响的声音,过一会儿又转为轻微的声音。
师:好,这是他看到的画面——秋风中的一片树林。我们继续交流——
生:我看到的也是一片树林,然后我看到的是一片红枫。
师:好,她看到了红枫,特别鲜艳。
生:风吹过之后,就吹下来很多红色的叶子。
师:红叶在——
生:在空中飞舞。
师:红叶飞舞。画面出来了。
生:风最大的时候,叶子在风中像在跳舞一样,打着旋儿。等风停下的时候,叶子就慢慢飘到地上。
师:这个画面非常形象,非常清晰。声音在她耳边传来的时候,她眼前浮现的是这样的画面。还有没有不一样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我身处一个可能之前经历过战争的、荒芜的地方。
师:你没有经历过战争吧,但是,你怎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生:因为我觉得这个秋风刮起的是尘土。
师:她看到了尘土。继续——
生:一片荒芜,荒无人烟。
师:她看见的是秋风吹过,尘土飞扬,荒无人烟。那么,这样的画面让你想到了可能经历过——
生:战争。
师:明白了。由秋声想到尘土,由尘土想到荒芜,由荒芜想到战争。大家看,她的联想、她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是不是?
生:(自由应答)是。
 
2. 根据“声”字,梳理文章结构
师:孩子们,虽然你们听到的是相同的声音,但是你们由此产生的联想,由此看到的画面,由此在心里留下的感受,可能都会不一样。那是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一样,每个人的读书体验也不一样。那么,当这样的声音传到欧阳修的耳中,他又会产生怎样的联想?又有怎样的感触呢?打开课文,自由朗读《秋声赋(节选)》,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秋声赋,秋声赋,自然写的是——
生:(齐答)秋声。
师:如果你足够仔细的话,就会发现,《秋声赋(节选)》这段文字一共出现了五个“声音”的“声”字。来,第一个“声”字在哪句话?
生:(朗读)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
师:没错,文章一开始,就写到了秋声。
(课件呈现)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
师:看大屏幕。咱们一起读一读第一个带“声”的句子——
生:(齐读此句)
师:这声音,在什么时候传过来?
生:从“欧阳子方夜读书”,我看到了一个“夜”字,就说明那是在晚上传来的。
师:继续听,这声音,从什么地方传过来?
生:“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有“西南”二字,可以看出这声音应该是从西南方向传来的。
师:继续听,这声音,让欧阳修感到了什么?
生:那风声让欧阳修感到很惊恐、很惊惧。
师:哪个词告诉你,欧阳修感到惊恐、惊惧?
生:悚然。
师:除了惊悚,这声音,还让欧阳修感到——
生:很奇怪。
师:你从哪儿体会到的?
生:他说“异哉”,就是奇怪啊!
师:是的!这声音,在夜晚传过来;这声音,从西南传过来;这声音,让欧阳修感到紧张、感到惊悚、感到奇怪!谁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生:(朗读此句)
师:异哉!异哉!奇怪啊!奇怪啊!谁再来读一读?
生:(朗读此句)
师:真有身临其境之感啊!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此句)
师:那么,是什么样的声音让欧阳修感到紧张,感到惊悚,感到奇怪呢?谁来读读第二个“声”字所在的句子?
生:(朗读)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师:没错!让欧阳修感到惊悚、感到奇怪的就是这样的声音——
(课件呈现)
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师: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此句)
师:孩子们,在欧阳修听来,这好像什么声音?
生:我觉得在欧阳修听来,这声音就好像是有一群士兵要在夜晚奇袭其他士兵。
师:像袭击敌人的军队发出的行军声。孩子们,你们在电影、电视剧中有没有听到过类似的声音?
生:(纷纷点头)
师:那样的夜晚,那样的军队,那样的声音,让你感到什么?
生:很害怕。
生:很紧张。
生:很恐怖。
师:就是这样的感受,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此句)
师:孩子们,在这样的行军声里,有战士说话的声音吗?
生:我认为是没有的。
师:你怎么知道?
生:因为“衔枚疾走”,实际上就是指士兵在行军的时候,为了防止发出声音惊动别人,所以有一个像石块的东西绑在脖子上的。
师:不是绑在脖子上,而是咬在嘴巴里。没错,每个战士的嘴巴里都咬着一根筷子,为了防止他们说话,防止他们发声。所以,这样的行军声里,有没有战士说话的声音?
生:(齐答)没有。
师:继续听,在这样的行军声里,有军队发出号令的声音吗?
生:没有。
师:怎么看出来的?
生:我觉得它在文中说“不闻号令”,所以就是没有号令的声音。
师:孩子们,晚上行军,没有战士说话的声音,没有军队号令的声音,只有战士行军“踏踏踏踏”的声音,只有战马行走“哒哒哒哒”的声音。当这样的声音传来的时候,欧阳修怎能不紧张、不惊悚呢?咱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生:(齐读此句)
师:怎么会有这样的声音呢?这声音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谁来读一读文中第三个带“声”的句子?
生:(朗读)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课件呈现)
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师:因为奇怪,欧阳修对童子说——
生:(朗读)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师:因为惊悚,欧阳修对童子说——
生:(朗读)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师:于是,童子出去看了看,回来对欧阳修这样说——
生:(朗读)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课件呈现)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师:咱们一起读——
生:(齐读此句)
师:欧阳修问,此何声也?童子回答,四无——
生:(齐答)人声。
师:没有人声,不是人声,这一点毫无疑问是可以肯定的。但究竟是什么声音呢?童子回答了吗?
生:(齐答)没有。
师:是啊!童子哪里知道欧阳修内心真正的问题啊!好!这段话,5个“声”字,4句跟“声”有关的话,让我们对秋声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和感受。
(课程呈现)
①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
②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③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④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师:第一句,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
师:(板书:听)这一句,写的是听秋声。第二句,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
师:(板书:想)这一句,写的是听到秋声后的联想。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
生:“如”字可以看出来,从这个“如”字我可以看出他在联想。
师:是的,“如”就是好像的意思,这就告诉我们,这些画面并不是作者亲眼所见。比如,那个夜晚,西南方向,真的有赴敌之兵吗?
生:(齐答)没有。
师:真的有战士在衔枚疾走吗?
生:(齐答)没有。
师:真的有人马在行军吗?
生:(齐答)没有。
师:所有这一切,都是欧阳修听到秋声之后脑海中的联想。好,来看第三句,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
师:(板书:问)这一句,写的是问秋声。有问自然就有答,第四句,一起读——
生:(齐读)
师:(板书:答)
师:(指着板书)大家看,短短的一段文字,经过我们这么一读,顺序就非常清楚了。文章一开始写的是——
生:(齐读)听秋声。
师:接着写——
生:(齐读)想秋声。
师:然后写——
生:(齐读)问秋声。
师:最后写——
生:(齐读)答秋声。
师:但是,孩子们请注意!听,想,问,答,四个部分,作者是平均使用力量来写的吗?
生:(自由应答)不是。
师:那你来找一找,这四个部分中哪个部分写得最详细、最生动。请问,是“听秋声”吗?
生:(齐答)不是。
师:(擦去板书“听”和“箭头”)是“问秋声”吗?
生:(齐答)不是。
师:(擦去板书“问”和“箭头”)是“答秋声”吗?
生:(齐答)不是。
师:(擦去板书“答”和“箭头”)毫无疑问,写得最详细、最生动的是——
生:(齐答)想秋声。
 
二、品:联想之“秋声”
 
1. 梳理“想秋声”这部分内容的写作顺序
师:打开课文纸,请大家默读“想秋声”这个部分。边读边思考,秋声让作者欧阳修联想到了怎样的画面。然后,完成课堂练习的第一大题。
(课件呈现)
一开始,秋声好像        人马行军声
紧接着,秋声好像        风雨波涛声
到最后,秋声好像        金属撞击声
生:(默读,完成课堂练习第一大题)
师:好,我请一位孩子来分享自己的答案。在欧阳修的笔下,一开始,秋声好像——
生:(朗读)风雨波涛声。
师:紧接着,秋声好像——
生:(朗读)金属撞击声。
师:到最后,秋声好像——
生:(朗读)人马行军声。
师:完全同意的请举手。
生:(全体举手)
 
2. 区分“想秋声”这部分内容中的“见闻与联想”
师:孩子们,你发现了没有,在欧阳修的笔下,秋声是看得见的;秋声在变化,看得见的画面也在变化。我们看,一开始听到的秋声——
(课件呈现)
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生:(齐读)
师:这就是一开始由听到的秋声产生的联想。谁再来读一读?
生:(朗读此句)
师:我仿佛看到了波涛汹涌的画面。谁再来读一读?
生:(朗读此句)
师:我好像看到了疾风骤雨的画面。真好,我们一起来——
生:(齐读)
师:本来,秋声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然而现在,秋声却变成——
生:(齐答)有形的。
师:继续听,紧接着,秋声变了,变得好像金属撞击声——
(课件呈现)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
师:谁来读一读?
生:(朗读此句)
师:谁再来读一读?
生:(朗读此句)
师:真好,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此句)
师:其实,这句话有个地方可以加上一个“如”字,谁知道?
生:我认为这个“如”字应该加在“金铁皆鸣”的前面。
师:好,把这个“如”字加上去,你来读。
生:(朗读)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如金铁皆鸣。
师:秋风吹过树林,发出鏦鏦铮铮的声音,这样的声音让欧阳修联想到什么?
生:(朗读)如金铁皆鸣。
师:整句话,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此句)
师:我们继续听,到最后,秋声又变了,变得好像人马行军声——
(课件呈现)
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师:谁来读一读?
生:(朗读此句)
师: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此句)
师:这里,没有战士的说话声;这里,没有军队的号令声。这里只有战士行军的“踏踏”声。我们一起用脚来模拟一下这个声音。看我的手势,听我的指令!
生:(边念边跺脚)
师:声音大起来——
生:(边念边用力跺脚)
师:声音快起来——
生:(边念边加速跺脚)
师:声音小下去——
生:(边念边小心跺脚)
师:声音慢下去——
生:(边念边放慢跺脚)
师:这就是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
生:(齐读)人马之行声。
师:听到这样的声音,欧阳修怎能不惊奇?怎能不惊悚?找到这种感觉,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生:(齐读此句)
师:我们知道,秋声本来是无形的。淅淅沥沥,鏦鏦铮铮,踏踏嗒嗒,这些秋声都是无形的。但是,通过欧阳修的联想,无形的秋声变成了——
生:(齐答)有形的。
   
3. 体会“秋声”联想的背后作者所传达的心情
师:那么,有形的画面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引发我们怎样的心情呢?如果,你的眼前浮现的是这样的画面——
(课件呈现)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高鼎《村居》
师: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
师:东风就是春风。春风里的画面浮现在你的眼前,你的感受、你的心情是什么呢?
生:我就感觉我很开心,很愉快。
师:那是肯定的。来,把这份感受读出来——
生:(朗读诗句)
师:真好,你们看,这样的形象这样的画面在脑海当中浮现的时候,心情就不一样了,开心,快乐,愉悦。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诗句)
师:画面变了,感受和心情会不会也跟着变呢?继续看——
(课件呈现)
南风不用蒲葵扇,纱帽闲眠对水鸥。
——[唐]李嘉祐《寄王舍人竹楼》
师: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诗句)
师:南风就是夏风。当你的眼前浮现出夏风中的画面,你的心情又是什么?
生:我就会觉得很闲适,很舒服。
师:我想,这样的感受应该属于我们在座的所有人吧。我们一起把这种闲适、舒服的感觉读出来——
生:(齐读诗句)
师:是的,画面和心情总是连在一起的。我们继续看,当你的眼前浮现的是这样的画面时——
(课件呈现)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唐]高适《别董大》
师: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
师:当北风中这样的画面出现的时候,你还会闲适吗?(生自由应答:不会)你还会愉悦吗?(生自由应答:不会)那么,你感受又是什么呢?
生:这里的感受,我感觉是悲苦的、凄凉的。
师:是的,我的感受跟你是一样的。来,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生:(朗读诗句)
师:很显然,形象不同感受不同,画面不同心情不同。这就意味着,有形的画面跟无形的感情是连在一起的。
师:(指着板书)我们看,有形的画面常常会引起无形的感情,不同的形会引发不同的情;反过来看,无形的感情常常会生成有形的画面,不同的情会生出不同的形。是吧?那么,我们来看一看,当淅淅沥沥的秋声响起,这样的画面浮现在欧阳修的脑海中——
(课件呈现)
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生:(齐读此句)
师:欧阳修的心情会变得怎样呢?
生:我觉得他的心情是有点害怕的。
生:我感觉他还会觉得非常惊讶。
师:害怕,惊讶。我们想象着这样的画面,波涛夜惊,风雨骤至,一起把这样的感受读出来——
生:(齐读此句)
师:就是这样的形象让欧阳修产生了这样的心情。那么,当鏦鏦铮铮的秋声响起,这样的画面浮现在欧阳修的脑海中——
(课件呈现)
金铁皆鸣;
生:(齐读此句)
师:欧阳修的心情又会是怎样呢?
生:我感觉这个时候秋风是萧瑟可怕的,他也是感到非常害怕的。
师:也是害怕,也是惊悚。一起把这个心情读出来——
生:(齐读此句)
师:是的,想到这样的形就会引发这样的——
生:(齐答)情。
师:我们继续看,秋声还在变,联想的画面还在变。当踏踏嗒嗒的秋声响起,这样的画面浮现在欧阳修的脑海中——
(课件呈现)
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生:(齐读)
师:欧阳修的心情还会怎样呢?
生:我觉得他应该是惊慌的,惴惴不安的。
师:他是惊悚的,他是惴惴不安的,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此句)
师:难怪,当这样的秋声从西南方传来的时候,欧阳修会发出“异哉”的感叹啊!
(课件出示)
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异哉!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
异哉!
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异哉!
师:来,我们合作朗读。黑色的文字我来读,感叹的文字你们读,去体验当时欧阳修听到这样的秋声想到这样的画面,他内心的不安、惊悚和惶恐。
师:(朗读)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生:(齐读)异哉!
师:(朗读)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
生:(齐读)异哉!
师:(朗读)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生:(齐读)异哉!
师:我们反过来,你们读作者的联想,我来读作者的感叹。起——
生:(齐读)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师:(朗读)异哉!
生:(齐读)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
师:(朗读)异哉!
生:(齐读)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师:(朗读)异哉!
 
三、悟:文化之“秋声”
 
1. 资料拓展,了解中国文化中的“悲秋”传统
师:问题来了,为什么秋声会让欧阳修浮现这样的画面、产生这样的心情呢?大家不妨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猜猜看。
生:因为欧阳修的这篇文章叫《秋声赋》,他写的是秋天的场景。一般文言文、古诗还有文人墨客的作品,凡是写到秋的意象都是悲伤凄凉、万物凋零一类的,然后呢,这篇文章又这样描写,一会儿写“波涛夜惊,风雨骤至”,一会儿写“鏦鏦铮铮,金铁皆鸣”,最后又写像夜晚行军一样,画面的变化很快。欧阳修的心情也是骤而上骤而下,所以给人感觉很害怕。再加上秋天本身给人的感觉是悲伤、凄凉的,所以他就有点害怕。
师:看来,你读过不少书啊!腹有诗书,才能这样侃侃而谈、头头是道啊!我给大家提供一段资料,大家一起来看看。
(课件呈现)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百花凋零、草木枯萎的秋天,总会引起人们的悲凉和伤感。最早悲叹秋天的是战国时期的宋玉,他在《九辩》这首诗的开头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此后,这种悲秋的文化绵绵不绝,代有其人。
生:(默读)
师:这段话中,有一个字出现的频率特别高,哪个字?
生:我觉得是悲伤的“悲”字。
师:是的,就是这个“悲”字。(板书:悲)咱们一起来看。“悲”字在这段话中前后一共出现了四次。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四个“悲”词。第一个——
生:(齐读)悲凉。
师:第二个——
生:(齐读)悲叹。
师:第三个——
生:(齐读)悲哉。
师:第四个——
生:(齐读)悲秋。
师:从资料中我们知道,这悲秋的传统始于战国时期的宋玉。从宋玉开始,这种悲秋的文化在我们这个民族里绵绵不绝,代有传人。你们看,唐代诗人杜甫在《登高》中这样写道——
万里悲秋常作客
——[唐]杜甫《登高》
生:(齐读诗句)
师:面对草木凋零的秋天,万里漂泊、客居他乡的诗人,能不悲凉和伤感吗?继续看,宋代诗人袁去华在《惜分飞》中这样写道——
平日悲秋今已老
——[宋]袁去华《惜分飞》
生:(齐读诗句)
师:平日里,遇到秋天就会伤感;忽然间,自己早已年华老去,此情此景,能不悲凉和伤感吗?继续看,元代诗人董嗣杲在《客寓无眠信口赋秋感》中这样写道——
白头有句独悲秋
——[元] 董嗣杲《客寓无眠信口赋秋感》
生:(齐读诗句)
师:一样的年华老去,一样的悲秋情绪。只不过因为客居他乡,多了一份深深的孤独。继续看,明代诗人陈子龙在《秋日杂感》中这样写道——
行吟坐啸独悲秋
——[明]陈子龙《秋日杂感》
生:(齐读诗句)
师:行走的时候,感叹着秋天的悲凉;坐下的时候,感叹着秋天的悲凉。悲秋的情绪,怎样才能排遣啊?继续看,清代诗人朱彝尊在《玉楼春》中这样写道——
悲秋楚客今逾甚
——[清]朱彝尊《玉楼春》
生:(齐读诗句)
师:以为悲秋只是古人的情绪,没想到,今天的人们更加悲秋。继续看,近代诗人王国维在《好事近》中这样写道——
人间何苦又悲秋
——[近代]王国维《好事近》
生:(齐读诗句)
师:是啊,一朝又一朝,一代又一代,悲秋的情绪绵绵不绝,难怪,近代王国维发出这样的感叹:何苦呢?何苦又要悲秋呢?
 
2. 体会作者文字中的“悲秋”意味
师:孩子们发现没有,从宋玉开始,绵延了两千多年,中国文化一直就有这样一种悲秋的传统。而这样的传统对于当时的欧阳修来说,他会不会受到影响呢?
生:(自由应答)会。
师:会不会受到感染呢?
生:(自由应答)会。
师:你们的猜测是有道理的。其实,他在接下去的文章里,就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课件呈现)
噫嘻悲哉!此秋声也。
——[宋]欧阳修《秋声赋》
师: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
师:我们把它放到文章中去,跟欧阳修一起来感叹一回吧!
(课件出示)
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噫嘻悲哉!此秋声也。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
噫嘻悲哉!此秋声也。
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噫嘻悲哉!此秋声也。
师:(朗读)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生:(齐读)噫嘻悲哉!此秋声也。
师:(朗读)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
生:(齐读)噫嘻悲哉!此秋声也。
师:(朗读)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生:(齐读)噫嘻悲哉!此秋声也。
 
四、思:时代之“秋声”
 
1. 想象写话,抒写自己对“秋声”的感受与想法
师:孩子们,面对欧阳修这样的感慨,你难道就没有什么问题想要问问他吗?
生:我想问一下,为什么欧阳先生要悲秋?
生:我想问一下,为什么他在自己的心里会感到悲伤,一般来说,在秋天我们也不会特别感受到这种悲伤、凄凉,他是不是心里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
生:童子告诉他“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他的反应是什么?
生:我想问,欧阳修当时的生活条件是怎样的,会让他发出这么强烈的感慨。
师:问得真好!虽然,我们现在还不是非常了解、非常清楚欧阳修当时的生活处境、社会环境和自我心境,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他的悲秋、他的如此强烈的感慨,一定是有原因的,大家同意吗?
生:(自由应答)同意。
师:但是,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悲秋,并不是每个人对秋天的感受都是凄凉、悲苦的,大家同意吗?
生:(自由应答)同意。
师:比如,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读过《秋天》这篇课文,你们感受到悲秋的心情了吗?
生:(齐答)没有。
师:又比如,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读过《秋天的雨》这篇课文,你们感受到悲秋的心情了吗?
生:(齐答)没有。
师:再比如,我们在五年级的时候,读过《四季之美》这篇课文,你们感受到悲秋的心情了吗?
生:(齐答)没有。
师:所以我在想,对秋天,你们也应该会有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想法。那么现在,你就把自己当做是欧阳修家的那位童子,面对欧阳修的悲秋,你有什么话想对欧阳修说一说呢?(古琴乐起)拿起笔,真诚地面对自己,也真诚地面对欧阳修,告诉他,欧阳先生——
生:(想象写话)
师:好,一位是千年之前的欧阳修,一位是千年之后的童子。因为秋声,因为秋天,因为延续千年的悲秋传统,于是,就有了我们现在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生:欧阳先生,虽然秋天带有凄凉,但是我们要以乐观的心态去看待它,我认为秋带给人的还有美丽和丰收,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师:我也想起一句古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很好,这是你对秋天的感受与理解。哪位继续对话?
生:欧阳先生,秋天不一定是一个肃杀凄凉的季节,它也有其美好、优雅的一面,在秋天这个季节,有丰收的喜悦,有多彩颜色的美丽,希望您能多看到季节美好的一面,那也是十分令人身心愉悦的。
师:把脸一直向着阳光,这样就不会看到阴影。是啊,角度变了,感受和心情也会变啊。请继续——
生:欧阳先生,秋,不必悲叹。虽说先前宦海沉浮,政治改革艰难,但是,老天必会“不屈一格降人才”。而且,现在秋天已至,那么万紫千红的春天还会远吗?我认为,秋天不只是“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凄苦,更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喜悦之情。
师:有道理!我们无法改变季节的更替,无法改变秋天的逝去,但是,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内心对秋天的看法。
生:欧阳先生,万物皆有生死,秋天只是轮回中的一步。秋天到了,万物凋零,但也留下了许多果实,许多水果来自于秋天,美丽的红枫也源自于秋天。万物皆有喜有悲,也许于您,秋是悲的,但各人也有各人的看法,秋天也有它美丽、丰收的一面。
师:岁月流转,四季更迭。草木枯了,会有再绿的时候;大雁去了,会有再来的时候。这样一想,对秋天的感受真的就会不一样啊!
生:欧阳先生,你不必悲秋,恨秋,怨天尤人。秋天不仅是肃杀的象征,它还可以作为快乐的象征。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硕大的果实,金黄的麦子可以带给你快乐,可以带给你收获。秋天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蓝蓝的天空飞着南归的大雁,大地上金黄的麦浪随风舞蹈,填满你内心的将是来自秋天的快乐。
师:一面是肃杀,一面是丰收;一面是凄凉,一面是美丽。哪个季节又不是两面的呢?就看你是如何选择的。选择肃杀,那么,秋对你就是悲苦的;选择丰收,那么,秋对你就是喜悦的。
 
2. 设置悬念,引发阅读《秋声赋》全文的期待
师:看来,你们一个一个都是“喜秋派”啊!那么,我想问一问,你们刚才说的这些话,欧阳修会不会懂,会不会信呢?
生:我觉得欧阳修可能会更加悲伤,“哎,都没人懂我。”
生:我认为欧阳先生不会听。这篇《秋声赋》是他晚年所做,他这篇文章所抒发的是没有办法有所作为的悲伤心态,所以我觉得他的心态很可能不会改变。
生:我觉得以欧阳修的聪明才干,他看到我们说得这么有道理,可能会信吧。
师:有人说,欧阳修可能会信;有人说,欧阳修根本不会信。其实,信与不信,要找到最终答案,只有一个办法——去读欧阳修《秋声赋》的原文。
(课件呈现)
秋声赋
[宋]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生:(齐声惊叹)
师:据我所知,《秋声赋》这篇原文在我们高中的语文书里。那就意味着,想找到最终答案,你们还得等上几年工夫?
生:三、四年吧。
师:至少得等上三、四年。有人可能不愿意等,迫不及待想要去读原文,我先给你们打一支预防针,其实你们刚才的惊叹已经说明,《秋声赋》太难了!真的!太难了!当然,如果你愿意知难而进,我佩服。也有人说,那就先等一等吧,欲速则不达,等到了高中再读,也许真的就完全读懂了呢。如果你愿意循序渐进,我尊重。但是,对于秋声,悲?还是不悲?真的是我们每个人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有没有标准答案呢?我不知道。但是,我却知道,不去思考,不去阅读,我们永远不会有答案。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