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文本细读的经验总结和学习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15-1-20 9:56:06 浏览次数:128

关于语文文本细读的经验总结和学习心得体会

“把我们一同带入他深深依恋的康桥理想国,康桥的美,诗人对康桥的爱,可以说无处不在。而诗人对康桥的最爱是康河。自然康河成了诗人抒写离情别绪的载体。”

以上是《名作欣赏》二〇〇三年第十期《在梦的轻波里依洄》的一个片断。《在梦的轻波里依洄》是一篇文本分析的文章。文本分析,在我的理解上,应该与“文本细读”差不多的学术概念。“分析”充斥着理性逻辑、思想高度,“细读”是携带着理性地、感性地、精确地、模糊地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分析是为了读,读是为了更好的分析,好像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我没有什么理论造诣,不敢多在这两个概念上绕口舌了,还是潜下心来,谈谈正题吧。

要说正题,正要从前面一个片断说开去。在我初读前面开头的这段文质兼美、笔底烟花般的文学分析,内心深处油然升起一种对作者的钦佩之情。然而,当我看到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孙绍振教授对这段文字的点评时,心里着实“咯噔”了一下。教授是这样点评的:

作者并没有读懂这首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艺术上的妙处,似乎作者读诗时所知所感并不比读者多。正是因为这样,才不厌其烦地把诗翻译成不着边际的散文(指《在梦的轻波里依洄》一文)。

类似这样的评价还有,诸如,“这里,所有的信息都是原作中显而易见的,读者一望而知,这样的分析以信息的重复为特点。”“又是没有任何阐释,结果又成了独断,而且是空洞的独断。”“在这里,作者如果真有见解,真懂诗,至少应该‘分析’一下,这种情境的再现和浪漫的抒情,有没有矛盾?”“评论家知道的应该比读者多,比读者深刻,写出文章来才有价值。然而读者的期待又一次失落了……”“这样说对于理解诗中最关键的语言的精彩几乎没有什么帮助,所有这样的话语,都显得空洞。”凡此种种,教授的评价一针见血,丝毫没有给该作者文学理论上的“面子”,评其分析空洞、无价值、无帮助,使读者希望落空。

想到我自己,我在想,连发表在《名作欣赏》这样具学术地位的杂志上的文章都有不足之处,都有其纰漏——就算是文学理论方面的争鸣也好,还是做学问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也罢。总之,以我这样的水平都需高山仰止的文章也要经受批判之痛,那么我自己若进行文本分析、文本细读,所细读出来的东西,肯定要被挑出一大堆毛病来了。但,文本细读,我还得读而且必须读,因为这是我的功课。那就让批评来得更猛烈些吧!

要学会文本细读,我就得知道什么是文本细读。这个倒不是很难,师父在《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中阐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既通俗又雅趣,既充满睿智又不失幽默。我从中知道了“文本细读”就是对文本慢慢读、慢慢品、慢慢嚼、慢慢赏之,要以从容的心态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字里行间之间,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徜徉在语言之途,沉入词语,又浮出词语,始之于语言,又终之于语言,也即如我以前粗浅理解的,把课文的每句话、每个词、每个字、每个标点都读懂,都读透。这些是我对“文本细读”的初步感知。

如何进行文本细读,我想我不能走《在梦的轻波里依洄》这条外秀内干的机械反映论的路子了,走进去就是死胡同。因为文本细读是活的,必须以自己活跃着的思想、心灵去会文本,我不能如孙教授所言的“没有读懂这首诗艺术上的妙处”的姿态来进行文本细读,我应该实事求是地从我本人本位出发,潜心会文才行,即使会得的是浅浅的学识,也总比空洞无物来得好。这是我文本细读之前的心理状态,我的思想状态,我要以这样的状态慢慢追寻文本细读的“一船星辉”。

现在说到文本上来,所有的文本——除了自己写的文本,我们都得细读才能得出文字背后的艺术形象,把未经作家加工的原生的形象想象出来。即便是在成年人看来是初浅的儿歌、儿童诗也要细读。我们细读者,不能以自己有多少学问而自居,淡视一些自认为内容浅显的文本,应该以小学生般的姿态走近文本,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之声,并进而走进文本,深入词语,细读之,审视之,欣赏之,体味之,收获之。我们自己的生活经验、阅历、学识涵养应该只是读文本的本体准备。不过,有那么相当一部分的文本要直接揭示出它们的矛盾,然后加以分析,是有相当难度的,因为一切艺术形象都是以高度和谐统一为特点的,矛盾是自然有的,但往往潜藏在深层。如,唐诗《咏柳》中一句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依我本有的语文知识储备,只是单知道在古代以至于近现代的很多人的意识里面,剪裁是属于女红的,但在没有查阅任何资料之前,我是决计不知道这首以多种绿色形象充盈脑际的诗竟与妇女联系在一起。孙教授认为,剪裁属于女红,前面的“妆”亦属于女红,这是自然联想。这个我倒还好理解,也很认同,只是自己想不到而已。他还认为,这首诗虽然在外部节奏和内在情绪上统一而又和谐,但其根本内容却表现了对妇女的一种固有观念,亦即,她们的美,是与化妆和女性的手工联系在一起的,不论是“妆”还是“剪刀”,不论是“碧玉”(小家碧玉)还是“丝绦”,都是某种男性趣味的表现,是供男性欣赏的,这明显是男性话语霸权的一种表现。这番论断、这些文本细读,让我真切体会到很多艺术形象背后的矛盾是潜藏在深层的。对很多文本的细读,我们从艺术形象的表层到深层进行细读分析,在还没有突破表层时,心里现成的东西(如曾经的经验、固有的艺术形象概念)就冒出来了,这些都是我们在文本细读时所要面对的心理惰性、思维惰性。文本,对于我们细读者而言本是一道难以越过的坎,我愿潜下心来,努力越过它;文本,是文学细读这条清溪中油油地在水底招摇的青草,我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如果说文本细读者,即读者本体的姿态在文本细读过程中起奠基作用,那么读者本体的思想意识,思想愿望起到的是核心作用。

文本细读需全身心投入,需像高僧坐禅一般要抛开杂念。但表面上的身心沉静还不够,还需要思想的沉潜,更需要思想的活泼才行。要沉静处需沉静,该思考时应思考,需感悟处要感悟。要细读好文本,并不完全靠观察、靠生活经验,而要通过贴近生活来调动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经验、记忆和思想。细读过程与其说是贴近生活,不如说是贴近自己、贴近自己的心灵深处的情思。这需要思想的沉潜,需要感情与思想的活泼才行。我们可以静下心来想一想,是不是越是属于自己内心的、属于自己的、有个性的东西,越是难以接近?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被意识表面、思想表面一些现成的意象、原来固有的经验包裹住,一细读文本,首先冒出来是这些意识流,因为它很现成、不费心思,几乎是自动化的、自发的倾向。当然也不排除有些现有的经验、语感对文本细读是大有助益的,不过,要真正深入地细读文本,就要完全、十足地调动起自己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细读文本得出来的“作品”是语感经验作用的结果,更是排除现成的直接经验深层情思的结果。我觉得,要细读好文本,要使细读有价值,就要超越自己感觉的近处,从感觉的远处找到自己的灵感,从而获得文本细读的精髓。总而言之,文本细读,非常需要活泼的情思!

我觉得文本细读,就应该不畏艰难、一步步地前进,边学习边提高,边提高边反思,形成系统的、适合自己的文本细读方法与经验。如果说文本细读是语文教学这条清溪中的有生命的青草,那么我依然愿意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撑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