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10-28 15:24:27 浏览次数:192

《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体会猫的性格古怪的特点,了解文章结构。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 .初步感悟作家的人格追求与人文情怀,初步感受老舍语言风格,产生课外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一、品读语言,悟感情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九课《猫》。你们喜欢老舍笔下的猫吗?想必老舍先生更是喜欢猫,你是从文中哪些语句感受到老舍先生对猫喜爱的呢?

生: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

师:我们来看看这段话(补充《养花》片段)你能感受到什么?

我工作的时候,总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环,让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有益身心,胜于吃药。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天气突变,就得全家动员,抢救花草,十分紧张。几百盆花,都要很快地抢到屋里去,使人腰酸腿疼,热汗直流。第二天,天气好了,又得把花都搬出去,就又一次腰酸腿疼,热汗直流。可是,这多么有意思呀!

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这使我们全家都感到骄傲。赶到昙花开放的时候,约几位朋友来看看,更有秉烛夜游的味道——昙花总在夜里开放。花分根了,一棵分为几棵,就赠给朋友们一些;看着友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自然特别欢喜。
    当然,也有伤心的时候,今年夏天就有这么一回。三百棵菊秧还在地上(没到移入盆中的时候),下了暴雨,邻家的墙倒了,菊秧被砸死三十多种,一百多棵。全家几天都没有笑容。

                                                  ——《养花》片段

师:小猫在老舍眼里是淘气、生机勃勃的,大猫在老舍眼里又是怎样的呢?

二、展示前测,明结构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用一个词来概括老舍笔下的大猫,并说说理由。现在我们一起看看结果:大部分同学都说是古怪的。我们来看几个同学的答案。你同意谁的想法?请大家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说说你的理由。

师:(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吗?看来他回答的既完整又有条理。是啊,只有将这三个自然段中的多种相对性格集于猫一身,才让我们真切地感觉到猫的性格实在太古怪了。一个“实在”用的多么传神啊!看来作者在写猫性格古怪时,是独具匠心的,我们在读书时,也要注重文章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师:作者把一只精灵古怪的猫写出来了,你能把它的特点读出来吗?请你来读读。

生:读。

三、探讨主题,说目的

师:老舍先生如此的喜欢猫,难道仅仅因为它“古怪”吗?现在请你读读老舍《猫》原文中的这一部分内容。你有什么新发现呢?

“看吧,大马戏团里什么狮子、老虎、大象、狗熊、甚至于笨驴,都能表演一些玩艺儿,可是谁见过耍猫呢?(昨天才听说:苏联的某马戏团里确有耍猫的,我当然还没亲眼见过。)这种小动物确是古怪。不管你多么善待它,它也不肯跟着你上街去逛逛。”

师:同学们,这就是老舍笔下的大猫,它率真率性、个性独立、永远遵从自己内心召唤。在不同人的眼中,猫的形象可能是不同的,那,你们想过吗?老舍先生笔下的猫为什么是这样一种形象呢?读读先生的这句话,看看谁能找到答案。谁来说说?

老舍先生说:“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

师:无论是老舍先生的温和与谦让,还是坚持与不屈,都是遵从于他内心召唤的,他一生都在追求这种率真率性、个性独立、有尊严、有价值的生存状态,先生把这一追求也赋予在了猫的身上。

今天,我们在对比、在联系原文、补充的资料这些学法中,走进了文章,走进了作者,真切地感受到了“言为心声,文如其人”的写作的至高境界。

四、以文会文,深情怀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篇老舍的散文,我们一起来看看。

《母鸡》

老舍

我一向讨厌母鸡。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吵得受不了。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削瘦了许多。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无论多么贪睡的人都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师:说说你的感受。

预设:老舍不仅仅是在写母鸡,而是在对生命的一种赞美;老舍在写母鸡,老舍本人也在追求那种伟大的精神。

五、以文会文,品风格

师:看看这篇文章,也是写猫的,你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

《猫》

郑振铎

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三妹是最喜欢猫的,她常在课后回家时,逗着猫玩。有一次,从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的猫来。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常常的,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的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的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后来这只猫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污涩了,终日躺在厅上的椅下,不肯出来。

……

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

我回家吃中饭,总看见它坐在铁门外边,一见我进门,便飞也似地跑进去了。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隐身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把它抱了下来。一放手,又极快地爬上去了。过了二三个月,它会捉鼠了。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间便不再听见讨厌的吱吱的声了。

师:你觉得这篇《猫》在语言风格上与老舍的《猫》有什么不同?

生:语言通俗、幽默风趣 、京味儿浓

五、作业

师:古往今来爱猫者也不乏历史名流:武则天,牛顿,爱新觉罗溥杰……除了老舍和郑振铎,不少名人大家笔下也都出现过猫:冰心,钱锺书,鲁迅,杨绛……他们笔下的名猫更是有滋有味。希望同学们课下找来读一读。

板书:

     9猫

 

古怪     温柔可亲     一声不出

        胆小    勇猛